《三体》和大刘的科幻

《三体》和大刘的科幻


好多年前的一个傍晚,夕阳把树干照的金黄,踩在脚下的落叶碎裂开来,仿佛能闻到一股树木的清香,面前就是常来的那家书店,我知道,人群之中,会有老友静静的等我。那天是5号,《科幻世界》杂志如期而至,与我不见不散。


《科幻世界》的一群老朋友中,最让人钦佩景仰的非刘慈欣先生莫属了。是的,他就是小说《三体》的作者,也是第一位中国科幻文学
“雨果奖”
的加冕者。《三体》,利用三部曲小说,世界观宏大而真实,故事细腻而富有感染力,真令人手不释卷,拍案叫绝。


我第一次认识刘慈欣,是从《科幻世界》上的不定期刊载他文章开始的。当时的刘慈欣,还没有雨果奖的光环加身,但是在我们科幻迷的小圈子中,早已成了偶像一般的人物,并且亲切的称呼刘慈欣先生为
“大刘”。


在当时的科幻文学圈子中,不乏各种各样风格的作家,如王晋康、何夕,与大刘并称带动90年代科幻文学复兴的“三驾马车”,然而他们作品风格迥异,前者苍凉沉郁,冷峻峭拔,后者富有哲理,深不可测;如韩松,作为新华社记者的他,作品带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文本特征,以卡夫卡式的阴暗绝望,梦魇般的非理性风格,自成一派;如钱莉芳,作为历史老师的她,作品架构于历史之上,却又高于历史,以做学问般的钻研劲儿去写科幻。

​ 但是大刘为何能独树一帜呢?

​ 其实在科幻文学的分支中,素有 “软” 和 “硬” 之分,‘‘软科幻“
尽量以故事情节、寓意与人物性格取胜,降低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。“硬科幻”
则在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之上加以展开合理的想象,情节往往基于当前的现实展开,充分利用和补充前沿的科学技术和物理学定律。

​ 大刘就是 “硬科幻”
的首席选手。他本身作为娘子关的工程师,对科学技术具有想当的了解,并且针对每种技术具有入木三分的想象,同时他编写的故事富有英雄主义,有激情和热血,场面宏大,磅礴大气。大刘作品不计其数,每一篇都带有大刘对待事物的看法。


《乡村教师》,以山区的教师为原型,借孩子们的口,消除了外星人对地球的攻击,同时歌颂了下乡教室的伟大和勇气;《带上她的眼睛》则借助虚拟视觉和地心探测,描写了一个委婉感人的爱情故事;《圆圆的肥皂泡》,则描写了一个执着的女孩子,靠着对肥皂泡的执着,最后依靠肥皂泡,完成改善了西北缺水情况的壮举;《中国太阳》描述了一种巨型的镜面,在太空中依赖反射太阳光针对某个地区局部加热,达到改善气候的作用,而主人公
“水娃”
则是太空巨型镜面一名普通的清洁人员;《球状闪电》中,大刘靠着神奇的想象力,近乎完美的解释了“球状闪电“这一神奇的现象,同时刻画了简易的中国军人的形象;终于到了关键的《三体》,不客气的说,三体作为一个长篇小说,其中的任意一个想法单独摘录出来,甚至都可以单独成文,可是大刘却毫不吝惜的都写到了一部作品之中。《三体》故事讲述的是地球人和外星人的一系列博弈和战争,以及地球人在广阔、充满敌意或者善意的众多宇宙文明面前,进行对策和一系列产生的后果。难能可贵的是,针对《三体》中所有应用到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,都是在现有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扩展和想象,纵观全书,几乎没有一个概念是说不清楚或者无法引用据点的。

​ 不仅如此,大刘本人还是一名非常具有 “闹腾精神”
的理工男,用现在的流行词解释,那就是“极客”。这种示例不胜枚举,比如老早,大刘就编写了一套程序,专门用来生成现代诗,我亲自实验过,生成的现代诗还是不错的。不仅如此,大刘还有针对生命游戏的设计,以及对于足球运动的丰富幻想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